重磅!进一步放宽!看武林商圈、新天地商圈、桥西步行街等12个商圈街区如何“破圈”

商业外摆,就是将店铺的“售卖面积”向室外空间扩展,让阳光、顾客、路边的桌椅“三合一”。
这探出去的一角让顾客享用美食时,额外获得了阳光、微风和鸟语花香,也让商家能多招揽些客人,生意变得更好。它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,也氤氲着城市最真实、热闹的烟火气。
一起来看看 拱墅有哪些地方 可以商业外摆吧~
推行新措施后,杭州外摆将如何“破圈”?

政策调整——52个市级商圈可商业外摆
新措施的实施范围——52个市级(含)以上智慧商圈、高品质步行街、商业特色街、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,以及若干个各区、县(市)上报核定的区级商圈,主要是对商业外摆、户外文化商业活动两种经营类型加大支持力度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无证商贩、地摊等仍然按照原有规定落实管控。
区域内一楼门店设置外摆,在不影响行人通行、消防安全和不占用公共设施、绿地的前提下,步行街区可不限于门面区域,可适当占用公共空间。 除烧烤等重油烟外,允许传统餐饮商家设置顾客临时等候区、就餐坐席等外摆。 商业外摆设置时间放宽至24小时,住宅和其他噪声敏感建筑区周边,原则上不得超过晚间22时,具体结合居民意见调整。 延长户外文化商业活动时间,将同一场地举办活动从原来每月累计不超过10天延长至20天(含布场和撤场时间)。五一、国庆、元旦、春节等重点促消费节点,可酌情延长活动时长。 实行区级审批、市级报备制,支持“一场一方案”,为商业主体提供精准精细指导服务,在商业特色街区打造个性化、特色化、品质化的商业外摆,既满足市民需求,又体现杭韵形象。 对落户商圈或商业街的首店、概念店、体验店、定制店等,由属地城管局建立城管专项服务机制。对部分连锁品牌的跨区域统一经营活动,可将方案报市城管局审核后,由属地落实具体服务。
配套服务——不得妨碍公共设施
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、城市道路,不得妨碍无障碍、消防、市政等公共设施,不得设置固定类外摆设施,不得影响居民生活,不得设在非硬化场地上,不得在外加工食品造成环境污染,不得通过高音喇叭进行商业宣传。
各区、县(市)将结合实际,增加、优化周边道路停车泊位,规范停车收费服务,完善公共自行车、共享单车泊位布点;开展大型户外文化商业活动,设置临时性停车泊位。
加大外摆经营活动区域的道路、公厕等保洁力度,确保垃圾日产日清、人走场净。 鼓励各外摆经营主体自律自治,形成自我管理、自我促进、自我发展良性机制。同时,加强动态监管,探索积分管理制,结合积分结果综合考虑后续外摆经营活动设置。